在您开始阅读之前,不妨点击右上角的“关注”,这样既方便您与他人讨论和分享,还能第一时间阅读到最新的内容。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。
这是一段关于一本书、一篇报道的故事,讲述了安徽男孩徐孟南用自己的未来作为赌注,故意在2008年的高考中交出了一张“0分”的答卷,吸引了全国的目光。
2008年,正当大多数高考生紧张复习时,来自安徽的徐孟南却做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决定:故意让自己高考“0分”。这不仅是对自己的前途进行豪赌,更是为了引发社会对教育体制的深刻反思。
徐孟南的高考成绩一度名列前茅,成绩优异的他和其他考生一样,曾经对高考充满期待。然而,随着两个人的行为改变了他对教育体制的看法,徐孟南决定不再按部就班,而是拿自己的未来作为赌注,去宣传他那套“与众不同”的教育理念。
展开剩余85%这一举动虽然在短期内让徐孟南成了舆论的焦点,但很快,社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新奇事件上,“高考0分”的话题也就逐渐消退。时光流逝,16年过去了,那个曾经坚决交出“0分试卷”的男孩,是否对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呢?
2008年,徐孟南的高考考场上,其他考生都在奋力答题,而19岁的徐孟南却用一张充满自己想法的试卷,写下了自己创立的“三人行教育理念”。对大多数考生而言,高考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,而对徐孟南来说,这更像是一次用未来做赌注的行动,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到他所提出的教育理念,甚至想借此改变国家的教育政策。
然而,徐孟南的初衷并没有得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,反而遭遇了不少嘲笑和质疑。很多网友认为他是在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博取眼球,而不是通过努力学习来解决问题。更有人将其看作是一个想通过“歪门邪道”来获得关注的差生。
事实上,徐孟南并非一开始就选择这条路。在进入高一之前,他的成绩一直优秀,被视为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直到2006年,他偶然读到韩寒的文章《穿着棉袄洗澡》,文章批判了当时的教育体制过于强调全才培养,而忽略了专才的重要性。这篇文章给了徐孟南很大的冲击,促使他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教育体制。
回到学校后,徐孟南看到同学们每天都在为各种习题忙碌,却越来越感觉到,现行教育模式就像是一个“流水线”,生产的是“全才”,却很少注重孩子们的兴趣和个性。因此,他开始着手构思一套新的教育理念。徐孟南积极搜集其他国家的教育模式,经过深思熟虑后,他在高二时总结出了自己的“三人行教育理念”。这一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因材施教,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划分学科,并且在高考时根据所选科目进行考试。
2006年,河南的蒋多多通过高考“故意考0分”批判教育体制的事件,给了徐孟南极大的鼓舞。他深信自己与蒋多多、韩寒有着相同的理念,于是多次尝试与他们取得联系,却始终未能得到回应。为了让自己的观点被更多人听到,徐孟南写了一本名为《三人行》的中篇小说,并向出版社投稿,但却遭遇了退稿的打击。
在无法让自己的声音被社会听见的情况下,徐孟南萌生了通过极端手段来吸引媒体注意的念头。他想效仿蒋多多,故意在高考中考零分,以此来引起舆论的关注,并借此宣传自己的教育理念。尽管他有过不小的心理挣扎,考虑到父母日复一日辛苦工作的情景,他的内心常常充满负罪感。然而,最终他还是决定采取这个极端的方式。
然而,高考的结果并没有如他所预期的那样。尽管他没有认真答题,故意将答案写在不该写的位置,并且充满自我教育理念的内容,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应。最后,徐孟南仍然获得了143分的成绩,令他深感失望。
尽管他在高考前做出如此“戏剧化”的举动,但他的“三人行教育理念”依然未能得到社会的关注。他的高考成绩和当时的情绪让他觉得,或许这条路并不可行。于是,徐孟南在高考后不久,开始尝试用极端手段来吸引媒体关注。他曾留下遗书,假装自杀,然而他第一次的“自杀”计划未能引起任何人的注意,遗书被无人发现。第二次,他特意让父亲看到遗书,父亲急忙到处寻找,但最终还是没有如他所愿。
尽管徐孟南的计划未能成功地传播他的理念,但媒体却还是报道了他的故事。尽管他最终吸引了部分注意,然而真正被传播的并非他的教育理念,而是他极端行为背后的个人悲剧。面对这一现实,徐孟南决定开始面对生活的挑战。
2009年,徐孟南向父母提出复读的要求,但因父母的反对,他被迫前往上海依靠姐姐生活。在姐姐的帮助下,他进入了一家包装厂工作,每天重复着单调的体力劳动,收入也相当微薄。在工作一段时间后,徐孟南决定通过劳动仲裁来保护自己的权益,并最终选择辞职,回到了家乡。
2010年,徐孟南通过家人的介绍与一位有听力障碍的女子结婚,婚后他们育有一儿一女。随着家庭的责任增加,徐孟南逐渐从以前的教育梦想中回归了普通生活。他开始在岳父的猪毛厂打工,月薪三千元。但日常琐事的烦恼使得夫妻关系日渐紧张,最终在2017年两人选择了离婚。徐孟南获得了儿子的抚养权,而女儿则由前妻抚养。这时,徐孟南重新开始思考未来的方向。
尽管徐孟南曾经高考故意考零分,但他内心对大学生活的渴望始终未曾改变。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学梦,他决定再次参加高考。如今,他依靠电商和自媒体的工作,每月收入可达一万元。因为多年未接触过高中课程,他决定将目标定为专科院校。
2017年冬,徐孟南在备考时意外发现,国家自2014年起已实施了新的高考制度,其中的一些内容与他当年提出的“三人行教育理念”有惊人的相似。这个发现令他感到既惊讶又欣喜。
2018年,徐孟南顺利考入一所专科学院,并担任班长。上学期间,他曾短暂从事过课程销售和网站编辑的工作,但都因各种原因辞职。2019年,他考入安徽艺术学院,继续深造。在大学即将毕业时,徐孟南曾计划继续考研,但由于对学术环境的认识以及父亲的期望,他最终决定放弃。
随着岁月流逝,徐孟南逐渐悟出一个道理:做人不能总是选择捷径,因为这条路可能会导致不被社会认可的成果。最终,他选择按部就班地走自己的路,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学历。
2023年,徐孟南报名参加了安徽的新高考,这一次,他选择了政治、历史和地理作为科目。此次参加考试的目的,不仅是为了体验新制度,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,告诫那些有理想的年轻人,在学习的年龄,要用心努力,而不是一时冲动,最终给自己带来遗憾。
他希望自己能成为那些因冲动而放弃的学生的警示,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通过高考走进一所理想的大学,开启属于他的人生新篇章。
发布于:天津市如何配资.专业配资平台排名第一.机构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